什么是可保风险?风险与保险相互依存,没有风险就没有保险。风险的种类多种多样,但并非所有风险都能成为保险保障的对象,有一个专门的词汇叫做可保风险,指的是符合保险公司承保条件的特定风险,可保风险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必须是纯粹风险,不能是投机风险,因为投机风险既有损失的可能,又有获利的可能,容易引发道德风险。第二,风险的发生必须具有偶然性。
因为人们无法事先预知火灾是否会发生、何时发生以及损失的大小。而一些必然发生的风险,如自然耗损、折旧老化等,通常无法成为可保风险。第三,风险的发生必须是非预期的故意行为所致,通常无法成为可保风险。第四,大量标的都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这一点是保险精算和大数法则的要求。第五,风险造成的损失可以用货币计量。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人的生命难以用货币计量,因此人身保险要求在投保时约定保险金额,并以此作为保险理赔的依据。
1、保险三年如何“防风险”1月17日,保监会公布了《打赢保险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三大类21小项的工作任务,21个小项又按照优先级分为二星和三星。保监会方面表示,将用三年时间,做好保险业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处置,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薄弱环节监管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保险业风险防控,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和水平,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切实打赢保险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在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与处置方面,《方案》明确,一是要防控和处置少数问题公司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处置方案,有序可控化解少数问题公司风险,防止个体风险演变为局部风险、局部风险演变为系统性风险。对偿付能力长期不达标、问题久拖不决的外资保险公司采取更有效的监管措施,防范风险扩大蔓延。二是要防控和处置公司治理失效风险。
2、保险行业风控怎么做?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它自己的风控制度在那里。而且保险行业也是一样的,他综合评估了风险各方面以及人为方面等等来决定风险的风控。保险业的风险控制有系统操作风险、制度漏洞风险、人为风险等。近几年保险市场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高赔付、低盈利”的趋势已直接影响到保险业的盈利水平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保险行业的风险管控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2012年2017年,随着电子化、互联网等技术的普及,保险行业进入了“数字风控阶段”,保险公司通过设置简单规则与事后稽查进行风险管控。而自从2018年以来,随着保险科技与保险行业的深度融合,保险行业开始进入“智能风控阶段”,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和物联网等技术,保险公司在用户投保前就能实现智能预警和多维核验。那么保险公司是如何做到了解到那么多数据的呢,这主要有下面的几个渠道:一、行业高危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