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你准备好了吗?第6集:国家给的退休金真的够吗?提到养老储备,很多人都会想到退休时国家按月发放的养老金,作为我国养老金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一般有三种缴纳方式: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只要正规缴费达到一定的年限,就可以在退休后按月领取养老金了,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即将进入老龄社会,并且还有少子化的趋势。

我们都知道我国养老金采取的是现收现付制,也就是由现在的年轻人缴费支付给现在的老年人养老。2019年大约是两个缴费者来赡养一个L取人。预计到2050年赡养率将会变成1比1。压力巨大。不仅如此国家养老金不足的问题早已显现,延迟退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举措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延迟退休。国家不只一次强调,养老不能单纯依靠国家养老金,要大力发展养老金的第三支柱,也就是商业养老金。

符合领取条件的老年居民领取养老金待遇,可由本人或其直系亲属代为提出申请,按规定填写相关表格。社区协管员也会通知本社区到龄参保人来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告知需要提交的材料。社区协管员核实信息后,上报有关材料到街道(乡镇)事务所。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所谓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

其中法定的年龄界限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基本养老保险以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为原则,具有强制性、互济性和社会性。强制性体现在由国家立法并强制实行,企业和个人都必须参加而不得违背。互济性体现在养老保险费用来源,一般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统一使用、支付,使企业职工得到生活保障并实现广泛的社会互济。社会性体现在养老保险影响很大,享受人多且时间较长,费用支出庞大。

工龄42年,个人账户余额25万,60岁退休,上年月平均工资7000元,退休养老金金额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养老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个人,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我国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如下:1、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2、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3、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